找到相关内容947篇,用时10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佛教界全国人大代表与政协委员访谈录

    贯彻和落实。全面落实党的宗教政策,关系到信教与不信教公民的基本权利是否都得到国家法律保护的问题。此外,我们还要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努力建立一个法制健全而又民主的国家。宗教工作也要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4383571415.html
  • 吴智和:明代僧家、文人对茶推广之贡献(1)

    ,历久不衰。甚至于福建也礼致黄山僧  以松萝法制建茶,有所谓﹕「武夷松萝」之目。他如天池茶  也因天池寺僧采制而闻名。至于虎丘茶在有明一代如日中天  ,更不必俱论。由名茶产地大部份集中在山寺,可以印证...多茶,山僧得吴人制法,遂托松萝,名噪一时,茶因之踊贵  。(注122)至于徽州邻府宁国所属六县中除南陵外,余五县  内各山产茶皆以松萝茶号召。甚且远在百里开外的福建,也  礼致黄山僧以松萝法制建茶,有...

    吴智和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453471649.html
  • 隋唐佛教文化

    都很出名,《少林寺碑》在研究唐代经济史和法制史方面,经常被引用,例如唐朝实行的均田制度,研究者常用少林寺碑的记载来证明确有实施的证据。《玄秘塔碑》是唐代书法家柳公权的书法代表作,成为习字的范帖,广为人...

    [日]砺波护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8491373652.html
  • 美学敦煌——全球化背景下的敦煌文化、艺术和美学

    设立了敦煌学研究组。近年来,在中国大陆陆续出版了《俄藏敦煌文献》和鄂登堡早年考察敦煌的笔记,这将更进一步推动国际敦煌学研究。日本的敦煌学研究始于1909年,在佛教研究、社会经济史研究和法制文书研究等方面...

    王建疆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16514076936.html
  • 从敦煌文献看吐蕃文化

    制匾契,P.T.1297收割青稞雇工契。   对以上文书的深入研究,大致能勾勒蕃占敦煌时期的经济关系和状况。   (三)法律文书   我们接着对吐蕃的法制文书(P.T.1071、1073、1075等...

    王尧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6583078758.html
  • 圣凯法师:论三法印的现代意义

    天道:一、梵行胜,人能尊重真理--法,尊重自己,尊重世间的法制公意,具有道德的向上心,有能息除烦恼众恶的动力。二、忆念胜,人能从经验的记忆中,启发抉择、量度等慧力,能设法解决问题。不但有世俗智,相对的...

    圣凯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5454379425.html
  • 2001年隋唐五代史研究综述

    制度》(《敦煌学与中国史研究论集——纪念孙修身先生逝世一周年》)指出唐代西州有日常点检和例会点检两种类型,职掌点检上值的部门是录事司,文中又探讨了需参加点检与宿值的人员问题。有关法制研究的论著所见不多,...

    杨宝玉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8364779635.html
  • 汉唐过所与中日过所比较

    制施行,李从珂来不及处理,后唐就灭亡了。可见后唐施行公验过所并行的制度,至少在庄宗朝如此。石敬塘建立后晋与兄子重贵立国十年(936—946年),契丹入侵,战乱不休,法制不行,史籍未见公验过所的记载。 ...

    程喜霖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7100380828.html
  • 中国饮茶法源流考

    多制成团茶、饼茶,饮用时碾碎,加调味品烹煮,也有不加的。随茶品的日益丰富与品茶的日益考究,逐渐重视茶叶原有的色香味,调味品逐渐减少。同时,出现了用蒸青法制成的散茶,且不断增多,茶类生产由团饼为主趋向以...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8191881410.html
  • 中国信仰的现代性问题

    先贤如孔子、孟子、、诸葛亮等等,在中国当代社会的变迁历程中,逐步展现了他们持久不衰的精神魅力,并且不约而同地、先后进入了当代中国的国家公祭领域。在急遽变迁的社会法制中,中国社会的公共领域尚未建构成功,...

    李向平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6/06593082655.html